新闻资讯

联系方式

超耐候氟碳粉的涂层硬度如何?

时间:2025-7-28   点击:101次

超耐候氟碳粉涂层的硬度是其重要性能指标之一,通常根据应用场景的需求通过配方调整(如添加填料、调整氟树脂分子量等)实现适配,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,既能满足常规使用中的抗划伤需求,又保持了氟碳涂层特有的柔韧性,避免脆化开裂。具体表现如下:

超耐候氟碳粉

1.硬度范围:铅笔硬度2H~4H,适配多数场景
超耐候氟碳粉涂层的硬度通常以铅笔硬度(ASTMD3363标准)衡量,一般在2H~4H之间(普通粉末涂料如环氧粉约为2H~3H,聚酯粉约为3H~4H)。
2H~3H:常见于建筑外墙、户外家具等场景,涂层具备基础抗划伤能力,可抵御日常风沙摩擦、轻微碰撞(如搬运时的工具接触);
3H~4H:用于工业设备、金属构件等对性要求更高的场景,能承受频繁的机械接触(如设备操作时的手部摩擦、货物搬运的轻微刮蹭)。
2.硬度与柔韧性的平衡:避免“硬而脆”
氟碳树脂本身具有柔韧性,因此涂层在保持硬度的同时,冲击强度较高(通常≥50kg・cm,符合GB/T1732标准),不易因外力撞击而脆裂。
对比普通高硬度涂料(如某些陶瓷涂料):后者硬度可达5H以上,但柔韧性差,受冲击易剥落;而氟碳粉涂层在“抗划伤”和“抗冲击”之间更均衡,尤其适合户外多变环境(如台风天气下的物体撞击、温度变化导致的基材热胀冷缩)。
3.影响硬度的因素:配方决定适配性
涂层硬度并非越高越好,需结合场景需求调整:
增加填料(如石英粉、氧化铝):可提高硬度,但可能降低柔韧性和耐候性(填料过多会破坏氟树脂的连续性);
优化氟树脂分子量:高分子量氟树脂可提升涂层致密性,在保持耐候性的同时适度提高硬度(需平衡固化温度和施工性)。
因此,超耐候氟碳粉的硬度设计通常以“满足使用需求”为前提,而非追求硬度,核心是在耐候、硬度、柔韧性之间找到优平衡点。
总结:硬度适配性强,兼顾实用与
超耐候氟碳粉涂层的硬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,既能抵御日常使用中的轻微摩擦和碰撞,又避免了高硬度带来的脆化问题,与“超耐候”“低维护”的核心优势相辅相成。对于大多数户外、工业场景而言,这种硬度表现已足够满足长期使用需求,无需额外增加涂层厚度或牺牲其他性能(如耐候性),体现了其“适配”的应用价值。

0797-8210668

首页 产品中心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