铝单板氟碳粉末喷涂工艺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,能够为铝单板提供优异的耐候性、装饰性和防护性能。以下是该工艺的详细步骤:

1.表面预处理
清洗:
使用有机溶剂(如丙酮、丁酮等)或的金属清洗剂,铝单板表面的油污、油脂和污垢。这一步骤很关键,因为油污会影响后续涂层的附着力。
接着采用喷淋或浸泡的方式,用清水冲洗铝单板,确保表面的清洗剂。
碱蚀:
将铝单板浸泡在碱性蚀刻溶液中,一般是氢氧化钠(NaOH)溶液,浓度通常在3%-5%左右,温度控制在40-60℃。碱蚀时间根据铝板的材质和表面状态而定,一般为1-3分钟。
碱蚀的目的是铝板表面的自然氧化膜,使铝板表面形成微观的粗糙结构,增加涂层的附着力。碱蚀后,要用大量清水冲洗铝板,以表面残留的碱液。
中和:
使用酸性溶液(如硝酸溶液,浓度约为15%-20%)对碱蚀后的铝板进行中和处理,时间约为30-60秒。中和处理可以铝板表面残留的碱性物质,调整铝板表面的酸碱度。
中和后同样需要用清水冲洗铝板,确保表面呈中性,避免残留的酸液对后续涂层产生不良影响。
铬化处理(可选):
在一些对附着力和耐腐蚀性要求较高的情况下,会对铝板进行铬化处理。将铝板浸泡在铬酸盐溶液中,形成一层的铬化膜。铬化膜可以进一步提高铝板表面的耐腐蚀性和涂层附着力。
不过,由于铬化物对环境和人体有危害,现在也有一些无铬化的替代处理方法,如采用锆盐、钛盐等进行处理。
2.粉末喷涂准备
预热:
将预处理后的铝单板放入烘干炉中进行预热,温度一般控制在100-120℃,时间为10-15分钟。预热可以使铝板表面干燥,有利于粉末涂料的吸附和熔融。
静电喷涂设备调试:
检查并调整静电喷枪的参数,包括电压、电流、出粉量、雾化效果等。一般静电电压设置在60-90kV,确保粉末涂料能够充分带电,提高粉末的吸附效率。
根据铝单板的尺寸和形状,调整喷枪与铝板之间的距离和喷涂角度。喷枪与铝板的距离通常保持在15-25cm,角度尽量垂直于铝板表面,以保证粉末均匀地喷涂在铝板上。
3.粉末喷涂
喷涂操作:
将氟碳粉末涂料通过静电喷枪均匀地喷涂在预热后的铝单板表面。在喷涂过程中,要保持喷枪的移动速度均匀,避免局部喷涂过厚或过薄。
一般采用多次喷涂的方式,每次喷涂的厚度控制在30-60μm左右,总厚度根据产品要求达到60-120μm。例如,对于装饰性要求较高的建筑幕墙铝单板,可能需要较厚的涂层,总厚度可达到100-120μm。
对于有复杂形状或边角的铝单板,要注意对这些部位进行充分喷涂,确保涂层覆盖完整。可以通过调整喷枪角度或使用辅助喷枪来实现。
4.固化处理
固化炉设置:
将喷涂好粉末的铝单板放入固化炉中,固化炉的温度根据氟碳粉末涂料的类型和要求进行设置,一般在180-220℃之间。
固化时间也很关键,通常为10-20分钟。固化过程中,粉末涂料在高温下熔融、流平并发生交联反应,形成坚硬、致密的涂层。
固化过程监控:
在固化过程中,要使用温度传感器等设备监控固化炉内的温度变化,确保温度均匀且符合设定的固化曲线。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,都可能导致涂层质量不佳,如出现表面不平整、硬度不足、附着力下降等问题。
5.质量检查与后处理
外观检查:
检查铝单板涂层的外观,包括颜色、光泽度、平整度等。颜色应符合设计要求,光泽度均匀一致,表面平整光滑,无橘皮、流挂、针孔等缺陷。
对于有金属质感要求的氟碳粉末涂层,还要检查金属效果是否自然、均匀,在不同角度下的视觉效果是否良好。
性能测试:
进行附着力测试,常用的方法是划格试验。用刀具在涂层上划格,然后用胶带粘贴并撕下,观察涂层脱落情况,一般要求附着力等级达到0-1级。
测试涂层的耐候性、耐化学腐蚀性等性能。耐候性可以通过人工加速老化试验(如QUV试验)来评估,经过时间的试验后,涂层的光泽保持率和颜色变化应符合标准要求。耐化学腐蚀性则通过将铝单板浸泡在特定的化学溶液(如酸、碱、盐溶液)中时间后,观察涂层的外观和性能变化。
修补与包装:
对于检查出有轻微缺陷的铝单板,可以进行局部修补。如对于小面积的涂层脱落或划伤,可以采用补漆或重新喷涂的方法进行。
质量合格的铝单板进行包装,一般采用塑料薄膜、泡沫等材料进行保护,避免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对涂层造成损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