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资讯

联系方式

施工时,PVDF氟碳粉末涂料要小心哪些问题?

时间:2025-7-14   点击:8次

PVDF氟碳粉末涂料因性能(如耐候性、耐腐蚀性)被广泛用于端金属基材(如建筑幕墙、户外钢结构),但施工过程对工艺要求严格,若操作不当易导致涂层缺陷,影响性能和寿命。以下是施工时需重点注意的问题:

PVDF氟碳粉末涂料

一、基材预处理:决定涂层附着力的核心
PVDF涂层对基材表面清洁度、平整度要求极,预处理不当会直接导致附着力差、起泡、脱落等问题:
除油除锈:
基材(如铝、钢)表面的油污、氧化层、锈迹。常用方法:碱性脱脂(油污)→酸洗/喷砂(氧化皮和锈)→中和(残留酸碱性)。若残留油污,涂层易出现“鱼眼”或局部脱落;若氧化层未除净,后期会因基材继续腐蚀导致涂层鼓起。
磷化/钝化处理:
金属基材需经过磷化(形成磷酸盐保护膜)或铬酸盐钝化(铝型材常用),增强基材与涂层的附着力。尤其铝型材,钝化膜厚度需控制在8-12μm,过薄则防护不足,过厚可能导致涂层附着力下降。
表面粗糙度控制:
喷砂或打磨后的基材表面粗糙度(Ra)建议在30-50μm,过光滑会降低附着力,过粗糙则易藏污纳垢,影响涂层均匀性。
二、粉末喷涂工艺:避免涂层缺陷的关键
粉末静电喷涂参数:
电压:通常控制在60-80kV,电压过易导致“边缘效应”(棱角处涂层过厚、流挂),电压过低则粉末吸附不足,涂层过薄。
雾化气压:0.3-0.5MPa为宜,气压不稳会导致涂层厚薄不均;粉末喷出量需与基材移动速度匹配,避免局部堆积。
喷枪距离:保持15-25cm,过近易造成局部涂层过厚,过远则粉末利用率低,且涂层易出现针孔。
涂层厚度控制:
干膜厚度建议60-80μm(双涂层体系:底漆20-30μm+面漆40-50μm)。过薄则遮盖力不足,耐候性下降;过厚易导致固化不、流挂或开裂(尤其在边角处)。
三、固化条件:影响涂层性能的核心环节
PVDF粉末涂料需温固化(230-260℃,15-30分钟),温度和时间是关键,偏差会严重影响性能:
固化温度不足:
若温度低于230℃或时间过短,树脂无法交联,涂层会出现“发粘”“硬度不足”,耐化学性和耐候性大幅下降,后期易粉化。
固化温度过:
超过260℃可能导致树脂分解,涂层变色(如泛黄)、脆性增加,甚至出现气泡(基材内残留的水分或气体受热膨胀)。
炉温均匀性:
固化炉内温度需均匀(温差≤±5℃),局部温差过大会导致同一工件不同部位涂层性能差异(如部分过固化、部分欠固化)。
四、环境与设备:避免污染和效率问题
施工环境清洁:
喷涂车间需防尘、,空气中粉尘或杂质若混入粉末,会导致涂层表面出现“颗粒”缺陷;湿度需控制在40%-60%,湿度过(>70%)易导致粉末吸潮结块,喷涂时出现“吐粉”不均。
粉末回收与筛选:
回收的粉末需经过120目筛网过滤,杂质和结块,且回收粉与新粉的混合比例不宜超过30%(过量回收粉会影响涂层光泽和颜色一致性)。
设备维护:
喷枪喷嘴需定期清理(避免堵塞导致喷涂不均),供粉管需保持通畅(防止粉末输送中断),静电发生器需定期校准(确保电荷稳定)。
五、后处理与检验:确保涂层质量达标
冷却控制:
固化后的工件需缓慢冷却(避免骤冷导致涂层因热胀冷缩开裂),冷却至室温后再搬运,防止涂层被划伤。
涂层性能检测:
施工后需抽样检测:附着力(划格法,≥5B级)、硬度(铅笔硬度≥2H)、耐冲击性(≥50cmkg)、膜厚(用测厚仪多点测量,确保均匀)。若不达标,需排查预处理、喷涂或固化环节的问题。
总结
PVDF氟碳粉末涂料施工的核心原则是:“预处理要、喷涂参数要稳定、固化条件要、环境要洁净”。任何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涂层性能下降,甚至失去其耐候、耐腐的核心优势。因此,施工前需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,施工中严格遵循工艺规范,尤其针对温固化和基材处理的细节,才能确保涂层达到20年以上的使用寿命。
 

0797-8210668

首页 产品中心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